本应该如火如荼的“618”显得相当平静,即便有各大车企推出的“限时价”或“一口价;”在各大品牌的促销活动中,新能源汽车依然最为抢眼,诸多自主品牌的让利幅度令人咂舌,甚至价格本就不算很高的主流车也有最高5.5万元的下调幅度。
可是为何没有激起浪花呢?
或许一个新词可以解释所有反常现象:年抛电车。
笔者只知道隐形眼镜有日抛、周抛或月抛,现在的汽车竟然也有了“年抛。”可是汽车从来不是快消品,以目前和未来相对长
展开剩余91%登录后可查看全文发布于:安徽省粤友钱优配-配资炒股平台网-股票配资平台有那些-配资网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